为推进有组织的科研行为,近日体育部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王健教授,河南大学杨军教授、张大超教授,郑州大学赵子建教授等国内体育学界知名专家到我校讲学,省高职高专体育师资班和体育部中青年教师共同聆听了上述讲座。讲座由体育部主任魏建主持。

王健教授以《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发展》为题,从新时代呼唤高质量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成长动力及机制两个方面解释了新时代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发展。王教授首先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解读了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对高水平教师的呼唤。随后,王教授以特级体育教师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度的资料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特级体育教师发展的五个因素:成长动力、学校体育实践、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积极措施、积极体验。王教授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又十分接地气儿,对与会人员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杨军教授结合自己立项的3个国家社科项目以及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新时代体育社科基金的申报技巧》,生动地将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凝练为“五好三有”,即:选题命题好、设计论证好、研究基础好、成员搭配好、申报表填写好和有信心、有恒心、有影响,并以近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中标项目为分析对象,强调了选题命题的重要性,从申报的内容、形式与技巧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解读。让老师们对体育类社科项目,特别是对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张大超教授结合自己在美国访学和英国考察期间的经历,以《新时代中外体育纵横对比研究》为题,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了美英两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和农村体育的概况,并通过与国内相关情况的比较,阐述和分析了中外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沿。张教授还从国家层面体育政策的解读、国家自信在体育生活中的体现以及现实生活中老百姓体育锻炼的现状逐一进行讲解,指出了今后我国体育专业发展过程中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和体育人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让老师们对未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赵子建教授以《新时代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审与思》为题,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结合体育专业评估,着力讲解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高等学校体育类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状况,阐述了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学校体育如何围绕体育核心素养理论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赵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紧扣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对我校今后的体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就体育课题申报、体育学科建设、体育课程改革、体育人才培养等问题与到场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系列讲座作为体育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有组织的科研行为、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强了我校与国内体育学知名专家的交流与联系,开拓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让我们对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热点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今后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我校各项体育工作的推进和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有价值的启示。
王健,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现为体育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教学、科研工作。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北省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社科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成果奖9项;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杨军,河南大学二级教授,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田径国家级裁判。现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副主席等。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教改项目3项,完成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教材、专著2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张大超,博士,河南省高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全国体育新苗奖获得者,河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子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1项;学术专著4部,参与教育部规划教材3部;在《体育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30余篇,CSSCI收录16篇;学术成果曾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论文一等奖10余项。
赵子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化工高校体协“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常务理事,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副秘书长,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创新创业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高校体协副秘书长,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智库专家,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排球协会常务理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人,体育成人学刊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58篇(核心28篇,ISTP收录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1项(2项在研),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11项(1项在研);出版专著1部,主编3部,参编4部;荣获国家级科研论文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荣获运动竞赛、省部级奖励共20项。